
0898-31868815
- 邮箱:
- 97719700
- 电话:
- 0898-31868815
- 传真:
- +86-0898-85337883
- 手机:
- 15854569232
- 地址:
- 海南市海口市秀英区,粤海互通236号9599九五至尊大厦35号
非遗匠心 经久不衰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上传时间:2025-11-09 02:16:01
手工编结,源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渔网编结。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丝织品中有带状单面纬编两色提花丝针织物,是至今已发现的最早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近代的编结技艺,晚清时兴起于上海,融入了中国民间的结线艺术、渔网编结技艺和钩棒针技法,形成了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清末,在今黄浦区境内金陵东路和人民路之间,有一条兴圣街(今永胜路),因开设了上海第一家绒线店,逐渐成市后,时称“绒线街”。当时与南京路齐名的霞飞路(现称淮海路),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彼时,霞飞路上,名媛影星云集。当她们身着绒线编结的服饰穿梭街头时,无数少女少妇们争相追逐和仿效,于是,大批绒线店应运而生的绒线花式设计师和传授编结设计的学校,也纷纷聚拢到了霞飞路来。海派绒线编结在此种地理环境中,将商业属性与历史人文属性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手工技艺,海派绒线编结具有最为广泛的参与性。如今,以李黎明为代表的传承人,在继承和发扬海派绒线编结前人技艺特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注重钻研不同线材、针法的组合效果,被称为当代“编织皇后”。
李黎明的代表作,早期有“美人鱼”“国风”等系列作品。2009年,她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代表团,在埃及和维也纳的“中国周”活动上展示了其“大自然”系列作品。2013年,李黎明推出了“大西北”系列。
